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百六十六章 开海与禁海
第(2/3)页
浒故事里的宋江,总是琢磨怎么受朝廷招安。
徐惟学很怀疑,秦德威对他们这伙势力如此了解,是不是也知道了王直的心思,所以有恃无恐
当然徐惟学也不傻,不会把这个对严世蕃说,只能让严世蕃自己疑惑了。
然后徐惟学再次询问道:
礼送走人究竟是怎么个礼送,又是怎么个走人,含义很丰富。
严世蕃叹口气,内心居然波澜不惊,一点都不害怕。大概是最近小命被威胁的大多了,也就习惯了。
虽然很失望,但这人质还是只能继续当着自己选择的道路,含着泪也要走下去。
稍加思索后,严世蕃便又道:
徐惟学惊得坐直了,反问道:
严世蕃非常有把握的说:
徐惟学连忙又问道:
严世蕃自信的说:
从过往经验来看,从边镇兵役制一直到开中法,还有该死的军机处,秦德威一直喜欢更易制度!
秦德威对海上事务关注力度一直很大,如今皇上昏迷不醒,谁还能拦得住秦德威改制的心思至于成败利钝,那是另一回事!
听到这里,徐惟学有一种的感觉,难道自己赶上了一个大时代
等徐惟学消化了这个判断,严世蕃又继续说:
比如辽东镇就是他最看重的一个试点,无论募兵制,还是恢复开中法,亦或新式火器演练装备,都喜欢先在辽东试验!
现在既然想开海,那么秦德威肯定也在选择试点,只要提前找准了试点在哪里,就能事半功倍!
徐惟学听到入神,急忙问道:
严世蕃
也没卖关子,答话说:「如果不在徐头领这里做客,我和那位徐三爷就前往宁波府双屿岛去了。
徐三爷与秦德威是什么关系秦德威又为什么派徐三爷去双屿岛这难道还不说明问题
我百分之百肯定,在秦德威心目中,开海的第一个试点就是双屿岛!」
徐惟学听到这个答案,猛然拍了拍桌案,也不知是想表达什么心情。
严世蕃又问道:
徐惟学答道:「双屿岛上三方鼎立,大明一方的当家人是许氏兄弟和李光头,与我们并不是一路。
他们是双屿岛坐地虎,主要营生是从闽浙贩运货物下海,以及与佛郎机人交易,与巡海官军战斗极多。
而我们这伙人,主要是在大明和倭国之间往来,与官军接触较少,官军也不会追着来倭国围剿我等。」
对这些海上势力的详情,严世蕃真不是清楚,很直白的追问道:
徐惟学犹豫了一下说:「许氏兄弟以许栋为主,当年我们王头领曾依附于许栋。
但自从王头领打通了倭国,我们便壮大自立。论起团伙人数,与许栋、李光头已经相差不多。」
问清楚了情况后,严世蕃就对徐惟学提议说:
徐惟学今天被秦中堂,心里多少还是有点不服气的,闻言便道:
严世蕃:
徐惟学问道
严世蕃开始担心,是不是又又又遇上了猪队友,冷声道:
「那严大爷你的意思是「徐惟学请教说。
严世蕃说:
说得有点心累,严世蕃揉了揉额头,也不知道这个徐头领能不能理解自己的深意。
徐惟学确实理解不了,在他的认知里,严阁老与秦德威不是仇深似海、不共戴天的政敌!
那严世蕃为什么会说出,这样的话
旁边一直听着的徐郑氏忽然开口道:「圣人云,顺天者昌,逆天者亡。既然看清楚了大势就要顺着大势去做事。
在当下,秦德威开海就是大势,无论如何算计,都不要违逆这个大势。」
严世蕃赞赏道:「是极!就是这个道理!秦德威要开海,看看他有什么新政,就顺着他的思路去做,那秦德威本人也没道理阻止你!
在这个前提下,功劳利益好处这些东西,能捞就捞,掌握在自己手里,这才是真正的立身之本!」
徐惟学这才恍然大悟,
这海寇的理解能力也很可以啊,严世蕃愣了愣然后才回应说:
反正徐惟学徐头领感到有事可做了,便决议说:
严世蕃又提醒说:
如此计议已定,宾主皆大欢喜,大家被秦中堂羞辱
的阴霾扫而空,仿佛日子又有了盼头。
虽然秦中堂作为个政坛顶级大佬,名气上又是最耀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pcczw.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