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五章 刚猛的公羊儒_大魏君子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五十五章 刚猛的公羊儒

第(1/3)页

“公羊儒?”

        林柯闻言眯了眯眼睛。

        什么是公羊儒?

        前世很多不学无术之人,把华夏落后这个原因归在了儒学身上,甚至很多人还叫嚣着外面的人有血性,中华男儿都是懦弱的,这都是因为儒学教的。

        然而真实情况则不一样。

        前世之民族之所以取的“汉”,而非“唐”、“宋”、“清”之类的字,原因很多。

        其中之一就是,汉真正打出了一个民族的气势与气概。

        国恒以弱灭,独汉以强亡。

        一个民族的尊严,便蕴藏其中。

        汉朝是儒家大复仇主义最盛行的朝代!

        为父母血亲朋友而杀人的事情层出不穷,这种事情大多都被社会所赞扬,很多杀人者都会被赦免无罪甚至受到嘉奖。

        而这种“你想杀我,我就算是死也要咬你一口肉”的心气,便来源于公羊儒学派。

        《汉书·匈奴传》云:

        “天子意欲遂困胡,乃下诏曰:高皇帝遗朕平城之忧;高后时,单于书绝悖逆。昔齐襄公复九世之仇,《春秋》大之。”

        鼎鼎有名的汉武帝依据《公羊传》,仿照齐襄公故事,发动了对匈奴的战争。

        卫青、霍去病等将帅之才也是那时崛起,汉朝也因此延续了几百年的和平。

        而这种思想最初源于春秋时期。

        公羊曰:“九世之仇犹可报乎?”

        孔子曰:“王道复古,尊王攘夷。十世之仇,犹可报也!”

        孔子并不是一些文化较低的人认为的那种软弱可欺的腐儒形象,而是一个身高一八三,凭双脚周游列国的猛人。

        就如同《论语·宪问》中所书:“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孔子从来不是主张人家拳头达到脸上还笑眯眯说不碍事的人。

        要么审时度势,以后再把这一拳还回去,要么便是当场就还回去。

        而公羊一脉学习孔子的思想,便取了其中的十世之仇尤可报也的思想。

        公羊派甚至宣扬不但当代的仇可以报,即使百世过后依然可以报仇。

        “远祖者,几世乎?九世矣。九世犹可以复仇乎?虽百世可也”。

        林柯念出了这句原话,而后看向众人:“各位可懂何为大复仇?”

        “公羊世家的儒学?”高彦和吴俊对视一眼,摇了摇头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pcczw.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