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0章 邸报新闻_浴血江山九龙嫡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80章 邸报新闻

第(2/3)页

的主意,一切也都是我在经营,您辖管不到,这样与您名声便无碍了。”

  傅远山点了点头:“可以。”

  刘永铭又说:“那活字印刷排版要比雕版快得多。新的书别人还没雕出来呢,我们的书就已经在市面上卖了!这便是我们的赚钱之道!什么样的东西比的是时间?不是书而是……”

  傅远山连忙说道:“邸报?”

  古代就有报纸,明清两朝发行报纸的单位是接收奏疏的通政司。

  这个时代也是一样。

  通政司会将一段时间朝里发生的一些行政性的要事刻印在通报报纸上,然后发往各个衙门,包括地方衙门。

  有些的候选的官员也会想着了解一些朝政时事,所以会让自己家的西席或是账房先生到衙门去抄一份回来。

  所以宋朝时邸报在民间也叫抄报。

  在古代大部份的时间里,“府”这个词是机构代名词,就算是个人,非御赐“开府”都不能将家称作府。

  所以,以“赵府”“钱府”“孙府”“李府”称呼家邸是不太可能的事。

  而地方衙门往往都会派人驻在京城,方便联络京城与地方的一些事务。

  这些驻京的小吏,就只能称为邸吏。

  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时4要求在京的侯选、闲职或是不上朝的官员、地方官员也要了解时事。

  所以便要求那些“邸吏”们也要抄送一份带回到他们那里去。

  于是报纸在当时称之为邸报。

  邸报使用活字印刷已是明朝时期的事情了,在此之前,由于雕版印刷的局限性,使得刊刻出来的邸报内容至少是一个月以前的。

  且由于古代交通不便,邸报再传到地方的时候早已不至一个月了。

  像是海南那样的偏远地区,甚至都是半年乃到一年以前的“新闻”了。

  刘永铭对傅远山笑道:“朝廷的事务我们可不好印发。但我们也可以做类似邸报一类的东西。用厚的四开纸来印,材料次一些没关系,不必白纸,灰一些都行。一面为一版,共分四版。第一版为时政要闻,第二版是民间秩事,第三版是诗词论文,这第四版嘛……”

  “是什么?”

  “广而告之!让一些商家发银子来我们这里做些广而告之之词即可。”

  傅远山想了想说道:“活字有便捷之快,那这门生意,我们便是独家所售,有万利。且那东西两市之商贾欲将商货快进快出,也必愿以银钱买上一块地方广而告之。只是……”

  “纸?”

  傅远山点头说道:“是呀,不只是洛阳纸贵,长安城的纸也不便宜呀。再次的纸那也……不便宜呀。邸报虽可传阅,但谁又愿意花这么大的价钱去买这么一份东西呢?”

  刘永铭笑道:“所以当初与您商量之时我便没说此事,纸厂我们另外再建!现在还不着急。当然了,纸厂将来也归您统辖!”

  “这!”傅远山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pcczw.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