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61章 殿试日期
第(2/3)页
是知道父皇不想在今年勾决太多人犯,所以……”
“还得再拖一年?”
刘永铭点了点头,说道:“等到秋后再说吧。父皇这几天也一定会回来,反正都与我们无关了,就不必多加理会。听话,留中吧。”
厉舒才犹豫了一下,问道:“那这案子最后……”
刘永铭笑道:“这得看父皇的意思了。或者说刑部与大理寺父皇更看中谁,就让依谁的话。这就是权术。”
厉舒才将那道奏疏放到了一边。
他的心中有些不甘。
在他的心里是觉得,朝政应该当机立断,当天就把当天所有的事情都解决了。
谁能想到一件平常的案子还可以拖着来解决的。
怀着这样的心情,厉舒才又拿过一道奏疏。
刘永铭说道:“厉侍郎,你这样我们一天都处置不过来。我们快些!”
“是!”厉舒才应了一声之后打开了一道新的奏疏。
他说道:“这一道是陆礼部上的,说是求贤令可以结束了。内阁拟条说,会试已过,可以先休息一段时间。”
曹岳刚要拿起一边的奏疏看,却听得刘永铭说道:“不必休令。批写:殿试后,殿试之策论题广发各地学政。若有策论新优者,可报至礼部。甄别后依招贤令新收。秀才者,予以会试名额。举人者,予以学业优级。”
厉舒才又问道:“那无功名者呢?”
刘永铭冷笑一声:“不予。弊者,宽政所生。民间多的是会钻孔子的聪明人。冒名顶替、买文赎章,这都不是什么新事了。还是别放太宽的好。再夹写一份口谕附在陆预的奏疏后,就说让他注意甄别,凡有弊者,皆永世不录。最好是能叫到礼部面试后再赐恩典,最次也得当时学政官员做保。我就这么一说,你自己注意用辞。”
“是。”
厉舒才应了一声,开始批文。
曹岳轻轻地摇了摇头之后,回过神来,继续看奏疏。
曹岳摇头,并不是对刘永铭的做法有所不满。
而是感觉若是太子来做这事,不会像刘永铭这样想的那般周全。
而且太子并不知道汉齐之间剑拔弩张的气氛,还以为可以继续和平相处。
他更不知道仗一打起来,开始死人的时候,要补的不仅仅只是士卒,还有大量的书吏与官员。
毕竟在一个识字率不足百分之七的时代,补充会写字的书吏实在是有些难。
更别说占领一块县城以后,要补多少人进去治理才能安顿得住一个县的治安与次序。
曹岳的摇头恰恰就是在承认刘永铭的能力,也是忌惮刘永铭。
厉舒才与刘永铭之间好似存在着一种默契。
二人一问一答之中,那些积压的奏疏以极快的速度在减少。
“六爷,礼部杜侍郎问殿试之期。内阁拟条了一条,但曹相好似刚刚给改了。曹想说,旧例。”
刘永铭笑道:“杜春秋想问的不是殿试之期。他其实是想知道夏仿被抓以后会不会因礼部出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pcczw.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