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84章 三万担粮
第(2/3)页
么一路奔跑过来,早就有些体力不却了。
当卓英把东西接过去以后,那安备便软倒在殿墙的一边,先坐着休息一会。
在紫宸殿外等着的众人连忙将安备围了起来。
他们七嘴八舌地问着什么,但安备只是去拿圣旨哪里会知道圣旨的内容。
众大臣怎么问自然也是问不出来的。
正此时,卓英捧着一道圣旨又从紫宸殿里头走了出来。
众人又马上把目光聚集到了卓英的身上。
卓英说道:“户部侍郎李裕接旨!”
众人一见开始传圣旨了,都连忙后退。
唯有李裕一人没有退,反而是向殿门前走了几步。
李裕向殿门一跪,说道:“臣户部侍郎李裕奉旨听宣!”
“授户部侍郎李裕兼为河南转运使,拨领内务府白银十万两,筹备赈灾辎物,三日内必先要筹备至少三万担粮!”
“臣领旨!”李裕说着捧起了双手。
卓英合上圣旨将圣旨交给了李裕。
李裕站起来以后却对卓英问道:“卓侍中,请问六爷是不是在殿里头?”
李裕之所以会这么说,是因为圣旨上的三万担粮食。
上一次刘永铭与李裕说好的粮食生意上的数目正好是三万担。
而且圣旨里让李裕提钱的单位又正好是刘永铭管着的内务府。
这两者相结合,李裕便觉得这道圣旨十分蹊跷。
如果刘永铭在紫宸殿里,那么这道圣旨一定就与刘永铭有关。
朝里任何人想在三天之内在不动库粮的情况下合法得弄出三万担粮食那几乎都是不可能的。
但李裕却是可以做到,因为他真的有三万担粮食!
李裕派人去了洛阳那边接受粮食,他给自己心腹的指令的,接受到粮食以后马上借给洛仓。
虽然洛阳府受灾,但李裕却是深信自己的那三万担粮食一定平安无事。
也许他今天早上也收到了从孟津那里发来的消息。
八百里快马虽然很快,但信鸽的速度也不低。
朝廷没用信鸽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效率,因为信鸽有时侯是会丢失的。
国家大事可不能因为这样的意外而导致大事,所以统一使用快马。
但李裕却是可以用的,他不怕信鸽丢失也不怕消息泄露,毕竟还可以用暗语写。
所以总结起来就是,这道圣旨几乎就是白给李裕的功劳!
若不是刘永铭在里头帮着自己,那又会是什么呢?
但卓英是不明白李裕的目的何在的,自然也是不好回答。
卓英只说道:“李侍郎,我就是皇上身边一个伺候的小人物,皇上交待了,今日事多,凡事不要多嘴。我里头还有事,您随意。”
卓英说着便又回到了紫宸殿里。
李裕见得卓英进去,拿着圣旨正要走,那丁成儒连忙将李裕给拦了下来。
“李侍郎!”
“哦,丁部堂有事?”
丁成儒连忙道:“有看到厉侍郎么?有几天没见到他人了。”
李裕应道:“不是告假了么?”
“怪就怪在这里,告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pcczw.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