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1章 人多手杂_浴血江山九龙嫡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71章 人多手杂

第(2/3)页

鼠见了猫一样,整个人都萎缩了下去。

  他下意识得侧退了一步,怯怯懦懦得低头站在一边。

  来人不是别人,正是杜家家长杜春琦。

  杜春琦抬头看着那越烧越旺的珍宝楼叹息了一声之后,这才看向那杜祖希。

  杜祖希将脖子一缩,根本不敢与杜春琦对视。

  那杜春琦在眼了一眼杜祖希之后便不再理他,来到了杜祖琯的身边。

  他杜祖琯问道:“为何不让人救火?”

  杜祖琯低着头应道:“正所谓真金不怕火炼,珍宝楼里尽是一些金银之物,火势再大也只会把金银烧化而烧不没。更况这不是炉火,是烧不化金银的。火已大起,直冲房梁,现在进去救火已是无济于事,这楼是毁了,不能再让人员有别的损伤。”

  杜祖琯虽然这么说,但好似又有别的想法,且还不太愿意说出来。

  杜春琦看着杜祖琯说:“还有什么?你且说你的吧。”

  杜祖琯犹豫了一下之后,老实地说道:“若是让人救火……不是孙儿不信任手下。人多手杂,万一有人见着金银心中起了邪念,随手一掏,那我们损失的可就不只是一座楼了。”

  杜春琦听了杜祖琯的话,原本惆怅的脸上竟是露出了微笑出来。

  在杜祖琯的眼中,珍宝楼里除了金银器,还有一些瓷器与玉器,这些都是烧不化的。

  玉器可能会有一些损失,因为玉在脱水的情况下会开裂,但损失应该不会太大。

  能被烧化的其实是一些字画。

  但珍宝楼从藏宝开始,就没有藏过一副字画。

  因为字画从来都是不能用作典押品的,即使是八方经典也是一样的。

  金银首饰及瓷器、玉器等物品,在材料学不发达的年代是真不好做赝。

  但是字画则不同,字画做赝早在北魏时期就开始了。

  在唐朝时字画做赝达到了第一次高峰,第二次高峰期是在北宋年间。

  名家仿名家都不是新鲜事。

  光光北宋的清明上河图就有三十多本。

  除了中国的二十多本外,在清朝时期外流到美国的就有五本,被法国掠走了四本,英国和日本也各抢走了一本。

  他们大拿走的大多是临摹本,但是谁都没有把握说自己拿的是真品或是赝品。

  名家仿名家还算是运气好,但谁也不能保证民间没有做赝高手。

  民国时期北京琉璃厂就出了一大批能以假乱真的书画做赝高手。

  所以典当、典押相关从业人员是绝对不触碰这些艺术品的,所以珍宝楼里是一件纸制品都没有。

  此时,那杜春琦满意得打量了一下下杜祖琯之后,对手下那此护院说道:“加派人手守在这里,不要叫火势蔓延就行,这座楼烧了就烧了吧!火熄之后再来报我,我自会派人清理。”

  杜祖希一听,心中着急。但他却不敢忤逆自己的爷爷,一句话也不敢吭。

  杜祖琯却在应了一声是之后,指挥着众人巡逻、监视那座着了火的珍宝楼。

  在弄完了这一切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pcczw.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