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所有人都清楚,唐朝的天恐怕是要变了_开局盘点明太宗,老朱都懵逼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97章 所有人都清楚,唐朝的天恐怕是要变了

第(3/3)页



        【开元二十五年,李隆基干了一件大事,或许是让很多人震惊,然而相比于后面的事情,似乎也就那样。】

        【在开元之前,李隆基废掉了自己的王皇后,开始宠幸武惠妃,与武惠妃有着多名子女。】

        【然而,武惠妃本人当然希望自己的儿子可以成为太子,自己未来就是皇太后。】

        【因此,武惠妃多次向李隆基吹枕边风,而李隆基随着年岁的增长,对于太子愈发的不满,便准备废除太子。】

        【然而,刚刚准备动手的时候,张九龄拼死劝阻,为了劝住唐玄宗,他还将历史上汉武帝和他的太子的例子拉了出来。】

        ——

        汉朝,元狩四年。

        刘彻摇头笑了笑:“李隆基能将唐朝带到强盛,必然不是脑子转不过来,即便宠爱那个武惠妃,也不会因为武惠妃的三言两语就想要废太子,倘若他没有那个心思,又怎会说出口?武惠妃只不过是借口罢了。

        他自己就已然对太子不满!

        可是,谁曾想?

        神迹明明在讲李隆基的事情,居然把自己给拉了出来?

        可是自己与据儿父子情深,他为什么要废除太子?

        没道理啊!

        这张九龄又为何要举自己和他的儿子的例子?

        莫非自己要废除据儿?

        最后导致了政局动荡?

        朝廷混乱?

        刘彻此时脑子里一万个问题想问,却不知答案。

        ——

        唐朝,贞观三年。

        李世民显然也看出了张九龄是位贤才,在危难之际呕心沥血的劝阻李隆基,可他却是没料到,李隆基作为皇帝既然起了这个心思,太子便是迟早是要废的,眼下不飞,日后也必然逃不掉。

        又或者说,即便张九龄知晓也要为了国之社稷出言。

        就在李世民忧愁之际,房玄龄犹豫了一会儿,决定再度开口:“陛下,臣担心,张九龄等众臣的劝阻,怕不仅不能起到效果,反而会让唐玄宗对众人更加的不满,进而.”

        话讲到一半,却是没有说完,然而意思,所有人都清楚,唐朝的天恐怕是要变了。
记住手机版网址:m.pcczw.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