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二章 康福
第(2/3)页
田,也不会种田,以照料牲畜、看家护院为主。
这样一个人,用着其实挺顺手的。他若走了,拓跋氏从哪再募一个曾经的军校来给他们看家护院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说起这话时,康福略略显露出了些许傲意。
拓跋彝昌也是少年人,听了心里很不舒服,于是讥讽道:
康福脸色涨红道:
拓跋彝昌心里更不舒服了。
不过到底在燕北和宫中都历练过,他很快压住了心中的些许不满,找来一仆人,低声耳语几句。不一会儿,仆人捧来了两匹毛布,拓跋彝昌让其交给康福。
拓跋彝昌说道:
康福一愣,伸手接过,道了声谢。
毛布
这东西,固然没有绢帛值钱,但最近一年其价值与日俱增,好点的毛布已达到二百钱一匹,比某些廉价杂绢便宜不了多少。而且,看眼下这趋势,单匹毛布的价格,还能再涨个一二十钱左右,因为人们对这种新鲜事物的接受度越来越高,需求量越来越大。
都是圣人带起的风潮!
最初就他和他女人穿戴,后来亲兵开始发,接着是大头兵。那会的毛衣,虽然保暖,但穿着刺人,并不怎么受人喜爱。圣人赏下,大伙接着便是,穿不穿再说。不过到了去年,毛布的质量有了进步,变得更加软和了,产量也有了很大的增长,冬春官服,也开始配发毛衣,一下子提升了毛布的地位,单匹价格直涨三十余钱。
当然,给毛布价格托底的,是其可以用来抵税。这使得老百姓放心大胆地养羊取毛,不再担心其毫无用处。
如今的河南府,宅园内盖房种桑,田里种小麦、豆子、
牧草,田舍夫们基本已经习惯了这种耕作模式,社会风貌已经大不一样。
康福身上的冬衣就是毛布制成的。原因无他,便宜。而在此之前,老百姓可不是每个人都有御寒衣物的。这两匹毛布拿回去,可以制几身衣服了,算得上是厚赏。
等到芜菁清洗完毕装车,拓跋彝昌挥了挥手,与车马一起上路。
他假期已毕,正好一起回宫中上值。这几车芜菁,也是宫中采买,顺路就押送过去了--作为护院,康福自然也要跟着了。
路上闲着无事,拓跋彝昌便问道。
康福答道。
拓跋彝昌怀疑地看了他一眼。
康福答道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pcczw.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