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威望与风潮_晚唐浮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三章 威望与风潮

第(1/3)页

晚唐浮生第一卷: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第六十三章威望与风潮其实早在建极四年底的时候,东西向的一等国道就已经修通到了汴州。但因为战争开支等因素,接下来的动作十分缓慢,两年间向西只通到了渑池县,还没出河南府,向东通到了静戎镇,也没出汴州地界。

    随后两三年,两京大驿道修得断断续续的。目前西向过了陕州城,继续往潼关方向推进。这一段成本还是比较大的,很多地方的拓宽有点困难,需要花费不少人力。

    东向的动作稍快,经考成、冤句,抵达了曹州济阴县。也就是说,汴、曹段二百余里全线贯通,曹州向东通往郓州的路段,也已经完成了三十多里,离定陶镇不是很远了。

    南北向的云襄道,北端继续停留在太行陉口,南端在过方城县后,经博望故城、南阳县、淯阳故城抵达了新野县,正往邓城故城、安养县的方向开进,明年肯定能修到襄阳城外。

    两条主干道,以洛阳为交汇点,实乃帝国基干工程,配上四轮马车,当可造福万民。两京大驿道、云襄道之外,其实还有一些小规模工程。

    西京长安自己就在往邠宁、华州两个方向修路,北京这边则修通了府城到昌平县的这一段—为了方便圣人泡温泉。

    两辆四轮马车先后上了国道,夏鲁奇、种彦友二人带兵在旁边护卫着。

    彼时正是十月,地里的活早忙完了,农人们正在修缮水渠,远远看到大群兵将和两辆难得一见的大型马车时都十分惊讶,纷纷停下手里的活计,在路旁观看。

    因为有兵将遮挡视线,有人甚至爬上了树看稀奇,场面十分热闹。邵树德在马车上吹着风,高兴地说道。

    走在平整的一等国道之上,四匹挽马拉着,速度简直飞起—他怀疑有20公里的时速了,不过拉货时肯定没这么快就是了。

    赵植与他同乘一车,也十分感慨,道:

    邵树德奇道。

    赵植说道:

    邵树德点了点头。

    其实在罗马时代,四轮马车就出现了,但随后经历了很长一段的低潮期,使用量固然不少,但绝对不是随处可见的程度。究其原因,和道路状况、成本、技术息息相关。

    四轮马车重新大规模使用,要到欧洲爆发第一次农业革命的时代了。

    随着三圃制的推广,欧洲人开始大量种植苜蓿、芜菁、燕麦等农作物,这是马儿的优良饲料,使得民间的马匹保养量大增,马的使用成本终于低过了牛。

    自然而然地,马车开始大批量取代牛车。

    而随着马车的市场份额超过牛车,自然要重拾曾经因为成本问题而被边缘化的四轮马车,于是这种马车的技术也不断得到改进。

    到了17世纪上半叶,即中国明朝末年的时候,伦敦甚至已经出现了载客的四轮出租马车—只在市内服务。

    至于交通状况奇烂无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pcczw.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